成都醉酒男子与卖花母子这场“闹剧”,堪称网络舆论狂欢的典型范本。从全民愤怒到真相曝光的反转,揭示了网络传播的双刃剑效应。
男子一开始还是个热心肠。买花给钱不说,还额外买了零食犒劳母子俩。看着挺感人,但接下来剧情急转直下:他发现小男孩的“悲惨身世”和母亲的表现对不上号,怀疑自己被骗了,一怒之下扔了零食,还脚踩碎,画面尴尬又狼狈。
你别说,这么一来,视频确实有了戏剧性,几分钟就足够点燃全网愤怒。舆论喷点四起,醉酒、撒泼、欺负弱者,这样的标签贴得满满当当。
然而,随着警方的还原,事情走向反转。原来这个醉汉既没违法,也不是视频里呈现的恶霸形象,只是对欺骗行为一时愤怒失控。这事把不少网友惊得“尴尬癌”都犯了,气冲冲骂完才发现,自己才是被骗的一环。
说到底,这事最精彩的地方不是剧情,而是暴露了网络传播的双刃剑效应。视频只有开头和高潮,没有背景、没有尾声,就像一部拼接的戏剧。观众看得热闹,也因此掉进了情绪的陷阱。有人说“眼见为实”,但在碎片化信息时代,眼见的东西往往是有设计的。真相可能躺在屏幕外,只有冷静、求证才能找到。
卖花母子的行为也该提一提。有人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问题是,利用孩子的无辜与大众的善意牟利,这本身就是对信任的消耗。大家不是不愿意帮助困难群体,但一次次的欺骗透支善心,最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反而会被质疑。每次看到这样的事情,都让人忍不住问:在善意被伤害后,谁还能心无芥蒂地伸出援手?
至于男子的行为,也引发不少讨论。有人说,他愤怒可以理解,但踩碎零食是不是过激了点?还有人觉得,这事最应该被追问的是旁边的交警,“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虽然不写在职责描述里,但面对冲突,旁观还是不是太消极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视频一拍就断,我们怎么知道他事后有没有处理?
整件事下来,最深的警示还是给每一个“看客”。网络上,“正义”来得太快,真相却常常姗姗来迟。当我们看到类似视频时,别急着当键盘侠。看不清全貌时,不如多等等,留点时间给调查,也给自己保留一份清醒。毕竟,每一条快速传播的热点背后,可能都有未曝光的真相和复杂的人性。
行文至此,笔者想问:当善意被利用,真相被掩盖,冲动的情绪一次次绑架理性,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网络上的“真相”?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