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历过差异化的大数据营销?
为促进大数据的合理应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开展了大数据营销差异化现象调查。
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结合体验调查的方式,发现大数据技术在提升消费体验方面利弊相当。受访者中,33.5%认为大数据应用利大于弊,20.2%认为弊大于利,34.2%认为利弊相当。
调查发现,大数据显著提升了消费者的搜索和购物体验,但也带来了隐私泄露和差异化营销等问题。受访者对隐私泄露以及被差异化营销的担忧均超过65%。
调查认为,大数据差异化营销是一个普遍现象。超过四成的消费者明确表示曾遭遇“大数据差异化营销”;仅有8.7%的消费者认为没有遇到过;半数消费者认为不确定是否遇到过差异化营销的现象。且随着年龄增长,遇到此类行为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调查发现,受访者感受到大数据差异化营销现象最多的类别主要包括购物、外卖和打车这3个类别。
调查发现,受访者遇到大数据差异化营销的具体情况中,最常见的表现具体为:多次浏览后价格自动上涨、不同用户享有不同打折优惠形式、隐藏或不送老用户优惠券、同一时间不同用户购买相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同。差异化营销归因复杂。
调查发现,受访者对于企业差异化营销和大数据差异化营销的界限难以判定。在消费者看来,长期顾客或“熟客”在没有明显理由的情况下被收取更高的价格,而新顾客或“生客”则可能享受到更多的优惠,这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
图6 “差异化营销”问题较多的各类平台
体验调查结果
体验调查结果显示,每类平台的商品或服务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价格差异,这主要归因于各类优惠券。这些优惠券的玩法非常多,包括膨胀优惠、专属优惠以及新老用户优惠等,它们各具特色且来源不明确。虽然平台让消费者认为拥有众多选择和优惠,但实际上其选择可能已经被平台的算法所限制。
消协建议:加强监管促进规范
大数据应用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诚信守法经营,加强自我监督,主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大数据使用的规范和机制,明确数据收集、处理、使用的合法性和透明度。有关部门要加强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建设,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消费者要强化自我保护意识,遇到消费侵权问题依法理性维权。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万晓东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系统评估详尽方案解析:多次浏览导致价格上涨?消协体验调查大数据“杀熟”手机光明网
请注意,以上内容中的图片链接(如“https://example.com/image1.jpg”)仅为示例,真实图片需要您根据实际情况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