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热持续升温,俨然成“二次高考”
首先,对于不太了解考研的朋友,简单科普一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国内学生想要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并非唯一途径。除此之外,还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这是不用参加考研就能够直接读研的一种途径,要求学生所在大学具有保研资格,且学生本人在本科期间表现优异,获得保研名额并有对应学校愿意接收。其次,学生在高考填志愿期间还有机会选择一些本硕连读甚至本博连读的专业,如临床医学5+3专业、新工科本研贯通等,通常只要通过学校内部的考核就能够直升研究生。当然,还有最后一条途径即可以选择出国读研,同样能够提升学历层次。
据《报告》显示,从2015年至今,考研报名人数逐年增长,今年考研报名人数已经达到474万,达到历年新高,俨然有了“二次高考”的趋势。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学历贬值成了客观的事实,加上就业困难,用人单位,尤其是体制内用人单位不断提高学历要求,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提高学历来增加竞争力。不过,考研报名人数的增长率较去年有明显降低,一方面是因为考研人数总量近年来确实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基数,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家的考研热情也渐趋理性。
理工类缺口大,人文社科类扎堆
据《报告》调查,不同专业考生报考热度差异大。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截至10月20日,报名人数较少的专业中,理工类专业有32个,占比接近八成。而人文社科类专业,竞争激烈。即便是理工科为主的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也成为报考热门。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截至10月20日考生报考情况统计,报考人数最多的前五大专业分别是公共管理、工商管理、软件工程、工程管理、法律(非法学)。报考人数均在600人以上,其中公共管理超过2000人。
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需求能力提升
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紧密服务“四个面向”战略部署,持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重点学科领域不断加强。据教育部官方公布数据,理工农医类一级学科博士点从2012年的1944个新增至2575个;“双一流”建设中,理工农医类学科占比达78.5%。硕士研究生招生方面,从近三年的情况看,理工农医类招生总人数也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面向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究生人才培养计划面向国家急需领域主动布局,设立众多国家急需领域人才培养项目。2021年超常规布局了集成电路、公共卫生等人才培养专项;研究编制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包括中华早期文明、国际传播、量子科学与技术、高端装备等数十个急需领域,以持续增强对国家急需学科专业的响应能力。
2021年“交叉学科”门类为第十四个研究生学科门类,下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在《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上,教育部披露,2022年全国200多个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双碳等共700多个交叉学科点。近年来,我国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的院校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22年我国自主设置交叉学科院校数量为207个,较上一年增加22个,3年共增长47个。
启示
- 考研“高考化”趋势应当引起重视,但是对于我们大部分个人来说,既然难以避免,那就应该早做规划,早做准备。
- 一些同学可能因为高考填志愿被调剂等各种原因上大学之后对所学专业未来发展方向不满意,想要通过考研来换专业方向,其中不乏很多理工类专业学生觉得文科门槛低想理工跨考文科类专业。但是这些学生必须认识到这类文科专业虽然所谓的门槛低,但是也正是因为门槛低的原因,竞争激烈程度可一点都不低,可能远高于本专业,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上岸率可能并不高。针对这类情况,考生应该以终为始,好好梳理下自己为啥要考研?如果是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换到感兴趣的行业领域,那回过头来看一下是不是非要考这个文科类专业的硕士才有机会,原本的理工类专业或相关专业就不行?要知道很多低门槛的文科专业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就业岗位,很多他能干的工作其他专业也能干。
- 我们选择专业除了个人兴趣以及当前热度之外,还得参考国家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选择一个国家有重大战略需求的朝阳产业,能在将来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转载请注明来自博远海外通,本文标题:《2023澳门正版资料免费,全面把握解答解释策略:考研已成二次高考?高中生家长们这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