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北京住房交易优惠税收政策的落地,取消了普宅与非普宅的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人都在问,到底什么算普宅和非普宅?既然说是取消,为什么新政策里还会区分140平方米以上还是以内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对于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定义,当前各地的标准并不完全一致,大多是根据住宅小区的建筑容积率、单套建筑面积、实际成交价格等条件进行划分。简单来说,一般容积率在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0平方米以下的,就是普通住宅。
其次,这次政策里说的取消,实际上主要是指增值税和个税部分。以前出售住房缴纳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对普宅和非普宅有不同的要求,现在都取消了。只要购买2年以上的,就免征增值税,只要住了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住房,就免征个人所得税。
那么,既然政策取消了普宅与非普宅的区分,为什么收取住房契税还要区分多大面积呢?这是新政策中的另一个调整。新政策中,契税的收取与面积有关,分为首套房140平方米以内和以上、二套房140平方米以内和以上。不过要明确,这是征税的一个标准,并不是普宅和非普宅的标准,所以大家不要误解。
随着政策的落地,政策的利好必然会持续释放,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新房二手房交易、增强买房人买大房子的意愿。后续市场反应,我们将持续关注。
(来源:央视新闻)
图片描述:
一张图表,展示了普宅与非普宅的定义,以及新政策中的契税收取标准。图表中,横轴表示住宅面积,纵轴表示税率。在图表中,可以看到普宅和非普宅的税率曲线,以及不同面积段的契税标准。同时,图片中还展示了上海和北京这两个城市的房价走势,以及新政策对市场的潜在影响。
这张图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普宅与非普宅的定义,以及新政策中的契税收取标准,并展示了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